2011年2月10日星期四

北京 之 颐和园 (2011)

先要谢谢photohikerbugu推荐我们来颐和园,实在是个好地方,夏天来应该会更棒,冬天也不错,胜在人比较少。 (点击这里看百度百科关于颐和园的介绍)。

我们是从北宫门进园的,门口有不少私人导游在招徕,其实¥50还是很值的。我们后来选择了电子导游,一来比较自由,二来不怕被骗/缠。

电子导游很不错,可惜就是范围太广,我从后山刚靠近昆明湖边,对岸的发射器就触发了我的电子导游,开始介绍对岸的景色,还问我看到没!郁闷S了!! T_T


根据手绘地图的介绍:北宫门,为二层楼宫门。乾隆皇帝的母亲层登楼观看门外八旗兵丁习武操练,故又称为“阅武楼”。

从北宫门一进入园子,就看到苏州街。根据手绘地图的介绍:苏州街,位于后湖中段,蜿蜒曲折300余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列肆于宫苑,始于汉代。苏州街和它上方的四大部洲庙宇形成了“以庙带肆”的商业模式。它以水当街,共有64座铺面,14座牌楼、牌坊,8座小桥。
-.苏州街.-

苏州街上方的四大部洲,当时正在修葺,我们只能远观。根据手绘地图的介绍:四大部洲,是乾隆年间兴建的一座藏式宗教建筑,曾毁于1860年战火,近年重修,基本恢复了原貌。

我们一路上山,经过云会寺。据园内的介绍: 云会寺始建于乾隆年间,主殿为方亭式建筑,名为“香海真缘”,是遭英法联军火焚后园残存的木构建筑之一,内供毗卢佛铜像为清漪园原物。



我发现北京园林里有很多野猫猫,颐和园有不少,大观园也有很多,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从云会寺出来,我们经过“湖山真意”,然后来到“画中游”。
-.帅锅.-

-.画中游?.-

根据园内的介绍:长廊,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后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二百七十三间,全长七百二十八米,枋梁上还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彩画八千多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中间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依山临水,以排云殿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对称地展开,将分布在万寿山前的建筑连成一气.

-.秋水亭.-

颐和园的长廊和屋顶,有许多画,据介绍,当初并没有这么多。后来乾隆几下江南,很喜欢江南的景色,于是命人按照江南的景色画了很多这样画。而画的颜色之所以如此丰富,是因为古时的建筑都是木质的,很容易遭虫蛀、发霉等腐蚀,所以漆上各种保护的漆,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些建筑。

-.石鼓上画的龙的图案.-


沿着长廊向东走,我们来到清华轩。据园内的介绍:清华轩,前身为清漪园时期的五百罗汉堂,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今仍存八角形水池、汉白玉石桥、乾隆御制平定准格尔碑等遗物。光绪重修颐和园时,在罗汉堂的基址上建成了这组前后两进的院落,取东晋谢混《游西地》“水木湛精华”的诗意命名,前后院之间有游廊相连。……现前院内清华轩正殿开辟了“名园沧桑————颐和园老照片展”,展出了晚清以来珍贵的颐和园老照片一百余幅,他们不仅记录了颐和园的历史变迁,也堪称是近代中国盛衰沉浮的见证和缩影……
-.画像.-

然后就是排云殿。根据园内介绍:排云殿,原为清漪园大报恩延寿寺大雄宝殿,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其废墟上建成排云殿,是为慈禧祝寿的场所。现殿内陈列的展品为当年王公大臣进献的寿礼。
-.排云殿前的铜狮子.-

-.GG在佛香阁前留念.-


-.铜铸.-

-.窗内窗外.-


-.GG在画中游.-

往佛香阁方向继续前进,来到德辉殿。根据园内介绍:德辉殿,光绪十二年(1860)建于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原清漪园多宝殿旧址之上,是当年慈禧到佛香阁拈香礼佛时的更衣之处。(这老妖,更衣都要如此豪华,我呸!)

根据手绘地图的介绍:佛香阁,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顶覆黄绿琉璃瓦,飞檐翘角,鎏金宝顶,气势非凡。


-.云外天香.-

佛香阁的顶上,是众香界。根据手绘地图的介绍:众香界,砖石结构,表面用五色琉璃瓦件装饰。这是座宗教牌坊,在牌坊的正、反面石额和智慧海的前后石额,分别刻着:“众香界,祗树林;智慧海,吉祥云。”这首三字偈语巧妙地把这里比作佛地福地。
-.众香界.-

从众香界往下看,就是是昆明湖了。
-.昆明湖.-

从众香界下来,经过很多建筑,因为很多都很雷同,我们渐渐少了份耐性和体力。于是决定后来的行程,只去大型的建筑了。
-.桥?.-

我们随后来到乐寿堂。根据园内的介绍:乐寿堂,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原为二层,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改建,成为慈禧在园内的居住之地。

永寿斋位于园内慈禧太后寝殿——乐寿堂的东偏院,自成院落。曾是清末总管太监李莲英随侍的来园时的住所,俗称“总管太监院”。
-.不知道啥用处的一排房子.-

北京有很多喜鹊,可惜我们没带小小白,总是没法很好地capture到它们。
-.拍不到真的,假的也要.-

据园内的介绍:紫气东来城关,始建于乾隆年间。南边石额刻“赤城霞起”,源自晋代文学家孙绰《天太山赋》中的名句。城关既是景点建筑,又是当年园内区分防卫的关口。

因为从来没有来过颐和园,所以这次我们买的是套票,要一次把所有东西都看个遍。谐趣园就是其中一处需要另外买门票的地方。我对这种门票内还要套门票的做法十分不屑,但是也只能随波逐流了。

根据手绘地图的介绍:谐趣园,位于后山东麓。大园林中包含小园林,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的特征之一,被称为“园中之园”。谐趣园就是运用此种造园方法,仿江南名园————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而修建的。园内有五处轩堂,七座亭榭,百间游廊,五座小桥。所有建筑环绕荷池展开,极富江南园林柔媚清秀的特色。

由于极其无知,我还以为这谐趣园是照哈哈镜的地方,本来还不想去。但是一想不对啊,要另外收钱的,估计有些看头,才决定进去看看。

园内有座知鱼桥,据园内的介绍:知鱼桥,建于乾隆年间,桥名源于中国古代两位著名哲学家庄子和惠施的一次观鱼对话(就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桥身贴近水面,便于观鱼。桥头的石牌楼上刻有乾隆皇帝的御制诗。




-.知鱼桥.-

从谐趣园绕回来,我们来到了扮戏楼。根据园内介绍:扮戏楼,始建于1891年,南面为两城的殿堂,北面与大戏楼相连,是当年演员化妆的后台,现已辟为展室,其中陈列的汽车被认为是我国进口的第一部汽车,为当时大臣所进献。(我没见到汽车啊!)

然后就是庆善堂:(园内介绍)专供慈禧太后看戏时临时休息的场所。1903年,美国画家卡尔曾在此为慈禧太后画像。

而根据手绘地图所说:1905,荷兰画家Huber Vos为慈禧太后画像。那时的慈禧太后已七旬,但画像却显得年轻,这当然是画家为了讨其欢心而故意这样画的。(这老妖怪忒喜欢被画了吧,才隔2年,又要人画。你说这都70多岁的老太婆了,怎么就这么喜欢被画呢?!受不了!!)

我在戏楼两旁看到两排又长又窄的屋子,估计就是其他有地位的闲杂人等陪同看戏的地方。


-.妃嫔们的瓶瓶罐罐.-

在戏院,我看到下面这个咚咚:

据园内介绍,这是火道口:这里原是殿内冬季生火取暖用的地炕火道口。清代宫廷取暖用的是木炭,是选用优质木材专门精制而成,燃烧耐久、势旺、无烟。

大戏楼由三层的唱戏楼和两层的扮戏楼组成,始建于1891年,1895年建成。唱戏楼从上向下分为福、禄、寿三台,可以同时演戏;还设有翻板、辘轳和高压水机等机关,可以表现神仙下凡、鬼怪遁地和喷水等场景。颐和园大戏楼和故宫的畅音阁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并称为清代三大戏楼,又以颐和园大戏楼规模最大。清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小娄,谭鑫培等都曾在此为慈禧太后献过艺。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为颐和园听政区的主体建筑。
-.仁寿殿.-

这里凤是和龙错位的,凤比龙的位置更靠近中心,当然是因为慈禧的缘故。

麒麟:铸造于乾隆年间,形状奇特,龙头,狮尾,牛蹄,鹿角,遍体鳞甲,是传说中的瑞兽,具有镇恶辟邪的作用。
-.70和麒麟.-

我们这次颐和园最后一个景点就是文昌院了,是个藏着很多宝贝的地方。这文昌院本身并不是文物,是个仿古的建筑。
-.某一处的房子.-


-.文昌院前的石狮.-

文昌院里有:

(*) 瓷器馆:瓷器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凝结着先人们的劳动和智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唐代瓷的雍容华贵、宋瓷的纯净高雅、明清瓷的精致艳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当时社会风尚的体现。
这里陈展的园藏瓷器,上自元明,下迄晚清,尤以清代官窑制品为多,胎体精细,釉质润净,制作规整,种类多样,典型反映了清代皇家生活用瓷的规格和工艺水平。

(*) 玉器馆:玉器制作,在中国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和鉴赏家、思想家的赏玩(关思想家P事啊)、诠释,玉————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器物,而是被赋予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深深地融入在中国的传统和礼俗中,它象征着权利、财富和美德……
这里展出的园藏玉器上自汉代,下迄晚清,尤以乾隆时代制品为多,其取材多为纯洁莹润的白玉、青玉等,材质佳好,工艺精湛,是典型的宫廷玉器。

(*) 铜器馆:青铜器,是中国上古社会统治阶级权利和秩序的象征,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秦汉以后,青铜器的地位开始下降,但作为“铸九鼎以治天下”的重要权利标识,仍被历代统治者所崇尚。此馆展出之青铜器,皆为颐和园珍物。
颐和园内的两百余个露陈墩,便是当年陈放青铜器用的,古朴精美的铜器掩映与楼台花木之间,更增添了皇家园林的华贵与尊严。
-.宝贝太多了,我只挑了几个我喜欢的来拍.-

其实没走文昌院之前,我和小马都累得不行,文昌院也只是匆匆扫视一下。看完文昌院,十七孔桥就是我们last stop了。

先是经过昆明湖:
-.昆明湖畔.-

-.昆明湖对岸.-

然后来到廓如亭:(据园内介绍)面积达一百三十余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亭式建筑。清漪园时,东堤无围墙,此亭可四面观景,视界开阔,故名廓如。因形制为八角重檐,又俗称“八方亭”。亭内悬挂之匾为乾隆御制诗和古典名著的摘抄。

最后终于来到十七孔桥,这才发现人真多,而且巨多摄友,一团一团的。不过真羡慕北京的色友,到处都是景,不愁没有东西拍啊。

据园内介绍:十七孔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全长一百五十多米,是我国皇家园林中现存的最长的桥,因有十七个桥券洞而得名。桥头及桥栏望柱上雕有五百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桥栏的两段有四只石雕的异兽,威猛雄健,当属清代石雕艺术品的杰作。(我怎么觉得不咋地!)
-.异兽.-

-.十七孔桥.-

唉,这颐和园真大啊,我们这都走了一天了,还走不到1/2,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希望可以在夏天再去一次哦,我和小马都很喜欢这里。(完)

中国 2010~2011 之旅

1 条评论:

QQXK 说...

搞错了,谐趣园不需另外买票